丹心映爐火 匠心鑄榮光
[圖片說明]: 在LF爐前,楊小東在觀察爐內還原氣氛,查看爐渣情況。
在攀長特煉鋼廠二作業區,有一位深耕煉鋼一線近30年的煉鋼工,用熾熱的匠心和無私的奉獻,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非凡的傳奇。他,就是2024年度鞍鋼先進生產(工作)者、攀鋼標兵楊小東。從初入職場的技校學子,到技藝精湛的煉鋼高級技師,再到引領創新的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,楊小東一步一個堅實的腳印,在煉鋼事業的道路上砥礪奮進,書寫燦爛輝煌的篇章。
投身煉鋼志不移 黨性為魂展擔當
1995年,楊小東走出長鋼技校便與煉鋼結下不解之緣。四濺的鋼花與沸騰的爐火,點燃了青年工匠的職業熱忱。1997年,為圓軍旅夢,他暫別煉鋼爐投身軍營,在警衛員與特種駕駛員的崗位上,以高強度訓練和嚴格紀律鍛造出鋼鐵意志與強烈責任感。這段軍旅淬煉,為他日后的煉鋼之路注入了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。
退役返崗,面對爐前的酷熱和刺眼火光,楊小東以軍人的堅韌和黨員的擔當,將煉鋼從職業升華為使命。作為黨員,他始終以“黨性強、作風正、工作好”為行為準則,無論是日常生產還是急難險重任務,都以身作則、沖鋒在前。他深知,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就是要在高溫炙烤中挺得住,在技術難題前鉆得進。從普通煉鋼工到高級技師,盡管有“鞍鋼勞模”“綿陽市優秀共產黨員”“攀鋼先進個人”等榮譽加身,但他始終以空杯心態深耕細作,用行動詮釋著對煉鋼事業的執著。
團隊協作攻難關 創新驅動促發展
作為電爐煉鋼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,楊小東帶領團隊實現多項技術突破。2024年,他帶領團隊推動完成合金熔融爐雙工位技改項目建設并順利投產,攻克合金熔融爐設備故障率高、爐襯壽命低、職工操作技能差三大難題。設備故障率下降55%,爐襯壽命同比提高45%,產量規模同比增加81.3%,直接經濟效益55.23萬元,實現項目達產達效。
在降本增效工作中,楊小東帶領團隊開展消化積壓物料降本攻關,通過優化電爐及合金熔融爐配料、裝料、熔化、還原等煉鋼操作工藝、協調上下工序銜接,消化積壓物質鉻鎳鉬類(含切頭、渣鋼、軋輥)、葉片鋼返回料、鎳不銹返回料、長期積壓混渣鋼、混料、高溫合金車屑及積壓車屑。2024年消化積壓物資5682.03噸,減少資金占用254.5萬元,實現冶煉物耗降本1681.97萬元。
在質量提升方面,楊小東通過優化LF爐脫氧制度、稀土加入及軟吹氬工藝優化對模具鋼Cr12系列產品夾雜物攻關,夾雜物合格率提升4.26%,提高了鋼液的純凈度,穩定了公司重點品種的質量,實現經濟效益15.23萬元。
言傳身教育新人 煉鋼技藝傳薪火
楊小東深知,企業的長遠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。在培訓過程中,他采用“導師帶徒”“崗位練兵”“入職培訓”等多種方式,將30年經驗傾囊相授。
“煉鋼技藝需要傳承,年輕一代是企業的未來和希望。”這是楊小東常掛嘴邊的話。在他的悉心指導下,一批批業務技術骨干和合格的崗位操作人員迅速成長。他通過言傳身教,讓煉鋼技藝在新一代煉鋼工人中得以傳承和發揚,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
丹心映爐火,匠心鑄榮光。楊小東,這位在煉鋼爐前堅守近30年的煉鋼工人,用自己的青春、熱血與汗水,生動詮釋著對煉鋼事業的熱愛與執著。(攀鋼日報通訊員 李茂娜 文/圖)